葡萄酒的酸

如果把葡萄酒比喻成一個人,那麼酒的顏色和香氣可看成是外表,而單寧、酸、甜、酒精、風味則是性格與內涵,一瓶酒要好,外表與內涵都很重要。

今天聊聊葡萄酒內在世界的組成要素之一:酸。

酒石與蘋果

葡萄酒既是葡萄釀成的,存在於酒中的許多化合物,就都可溯源至葡萄本身。葡萄這種水果所含的酸主要為酒石酸tartaric acids和蘋果酸malic acids,至於這兩種酸是從什麼時候在葡萄裡冒出來的呢?這裡得小提一下葡萄生長的周期。

葡萄藤通常在春末夏初時開花,再晚些時候結果,結成果實的過程名為「坐果fruit set」,剛完成坐果的葡萄果實呈現綠色,小且硬,從這時起,果實裡酒石酸和蘋果酸的量迅速升高,如果你剛好在坐果階段逛到葡萄園,出於好奇摘下一顆綠果實放進嘴裡,一定會酸得很難受,說不定還直接吐出來。

坐果fruit set
果實是花謝後由子房長成的

待葡萄果實漸漸長大,本來脆硬的果肉也變軟,以黑葡萄而言,果皮中的葉綠素會開始分解,慢慢由綠色轉為紅色,這個過程叫作「轉色期véraison」。葡萄轉色時,果實裡的酒石酸和蘋果酸含量仍高,所以可別被轉紅的葡萄皮色給騙了,果皮底下的果肉還是很酸澀的。

葡萄的轉色,也代表著要進入果熟期了。

轉色期véraison
轉色中的葡萄,繽紛更勝霓虹燈(Image by Georges VIAL from Pixabay)

尖酸與柔酸

當葡萄果實邁向成熟時,果肉中酒石酸的總量雖不會改變,卻因為糖份和水份增加,而稀釋了酒石酸的濃度。至於蘋果酸則會在果熟期隨著葡萄藤的呼吸而被消耗掉,進而使得總量減低。在氣溫較低的地區,葡萄藤呼吸的頻率也較低,透過呼吸被消耗掉的蘋果酸會少些,這就是為什麼氣候涼爽產區所產的葡萄酒酸度通常比較高。

葡萄果實所含的酒石酸和蘋果酸,並不會隨著釀成酒而消失,適度的酸可為葡萄酒的風味帶來立體感,酸亦具有防腐功能,可提升葡萄酒陳年的潛力,但過度酸澀的葡萄酒恐怕會把消費者嚇跑。為了減低酸澀感,釀酒師通常會在釀完酒時,啟動蘋果乳酸轉化malolactic conversion,將銳利的蘋果酸轉化為較柔和的乳酸。蘋果乳酸轉化有時會自然發生,有時得透過在酒中加入乳酸菌而展開。

醇厚是紅酒的優點,而乳酸能帶出紅酒醇厚溫潤的風味,因此紅酒釀完後十之八九都會進行蘋果乳酸轉化,白酒和氣泡酒則不一定,得取決於釀酒師想釀出怎樣的風格。如果釀酒師不打算啟動蘋果乳酸轉化,可在釀完酒時或將酒冰鎮、或添加二氧化硫,就能避免蘋果乳酸轉化的發生。

酸的感知

葡萄酒酸度高低的判斷往往容易受酒中其他元素的干擾而失準,比如在品一款甜酒時,可能因為甜味的主導,而誤以為該酒酸度很低,但其實品質好的甜酒,酸度通常也很高,有高酸的支撐,甜酒才會甜得好喝,否則會很膩。

在種種干擾下(不只甜度,還有氣息風味等),品酒時如要精準判斷葡萄酒的酸度,可將酒液含在兩頰,感受唾液分泌的情況,如果分泌旺盛,就表示這款酒酸度高。下次你喝到甜酒時,不妨試試這招,好的甜酒,酸度總比想像中要高。

🚫未滿18歲禁止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