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a酒莊倒頭栽白中白|Kapovolto

去年中我找到在國王之泉酒莊的實習後,為了慶祝這件好事發生,就上義大利知名自然葡萄酒集團Triple A的網站買了三瓶氣泡酒,其中一瓶就是Movia酒莊的Kapovolto(意思就是倒頭栽)。在過了將近一年之後,終於開喝。

斯洛文尼亞葡萄酒
Kapovolto:capovolto在義大利文裡是倒頭栽的意思(酒莊刻意把c換成k),雖取義大利文的酒名,但Movia酒莊卻不在義大利,而是來自斯洛文尼亞
Movia酒莊
酒莊往西一點點就是義大利

都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拿起來吃的那個,裡面會包著什麼餡;我說人生就像一櫃子葡萄酒,你永遠不知道打開來喝的那瓶,是你快樂的泉源還是困惑的開始。

斯洛文尼亞葡萄酒

在聊這瓶酒的風味前,先講一下氣泡酒的開瓶步驟:

  1. 割開撕開「頭套」
  2. 轉開保護蓋的鐵絲結,移除保護蓋
  3. 保護蓋一移除,一隻手隨即壓住軟木塞頭,另一隻手托住瓶底
  4. 以壓著軟木塞的那隻手為支點,托住瓶底的另外那隻手開始慢慢轉動酒瓶
  5. 轉動的同時會一邊感受到軟木塞一點一點退出瓶口
  6. 終於在軟木塞完全退出時,聽到一聲輕輕的「ㄅ」(有些厲害的侍酒師開氣泡酒,軟木塞退出時一點聲音也沒有,這表示手部控制力道很精準)
氣泡酒保護蓋wire cage
氣泡酒軟木塞的保護蓋,又名wire cage(英)、muselet(法)

這瓶酒帶給我的困惑,從開瓶的時候就開始了。

首先,這瓶倒頭栽的頭套是塑膠材質,給人一種廉價感,但這瓶酒可一點也不廉價。撕開了頭套,在我移除保護蓋,準備用手壓住軟木塞頭時,軟木塞已自動從瓶口飛出,發出很大一聲「啵」,順勢噴出一小灘氣泡酒(那一小灘大概就已值5歐元)。

造成氣泡酒軟木塞未轉先噴出的原因有很多,我努力回想自己在開瓶前是否曾不小心搖晃到酒瓶,應該是沒有,但我也不敢百分之百確定。

直到我把噴得到處的酒擦乾淨,撿起了地上的軟木塞一看之後,才曉得原來問題不在我,而是在軟木塞身上。

氣泡酒軟木塞

軟木塞也不能馬虎

氣泡酒的軟木塞,由於從瓶口取出時,看起來像香菇的形狀,而在英文裡經常被稱為mushroom cork,不過這種軟木塞在被機器壓入瓶口前,是一徑到底的圓柱狀,之所以後來化身香菇,是因為壓入瓶中的下半截軟木塞被瓶口和瓶頸緊緊箍住,而上半截露在外頭自由自在無拘束,時間一久,自然形成下窄上寬的香菇形狀。

但倘若你多加留意,會發現絕大多數氣泡酒軟木塞在開瓶被取出後,下半部會脹回幾乎等同於原來的寬度(如上圖中右邊的軟木塞),這代表軟木塞的韌性佳,韌性佳的軟木塞在還沒取出之前,會緊密貼合著瓶頸的內壁,在這種情況下,開瓶時軟木塞暴衝意外的發生率微乎其微。(某些場合上刻意大力搖晃酒瓶,把氣泡酒當水柱噴的另當別論。)

反之,這款倒頭栽氣泡酒的軟木塞在自動飛出瓶外之後,是長左邊這個樣子,很明顯軟木塞的下半部沒有回脹,這表示韌性差,下半部還塞在瓶子裡時就只是勉強貼合瓶頸內壁而已,難怪當移除了保護蓋之後,軟木塞在瓶中壓力的推助下,會直噴天際。

我看著手中的軟木塞,心想:「這品質…」

在塑膠頭套和劣質軟木塞的開場過後,我對瓶子裡的氣泡酒有了更高的期待,因為如果周邊零件的成本低,這瓶酒的售價又頗高(近50歐元),那麼酒莊在釀酒方面應該下了重本才是。

斯洛文尼亞葡萄酒

2015年份倒頭栽小檔案

  • 以100%夏多內Chardonnay葡萄釀成(即所謂白中白Blanc de Blancs)
  • 一釀(生成酒精)釀成的基酒在小橡木桶中培養一年
  • 加入已部分轉化為酒精的含酵母葡萄汁後(而非加入常見的糖和酵母混合液),開始二釀(主要生成二氧化碳,附帶生成少量酒精)
  • 瓶中酵母渣培養4年
  • 歐盟有機認證

倒入杯中,深沉的褐黃色,小小顆的氣泡很活躍,鹹奶油、杏仁、太妃糖、爆米花和麵餅氣息,喝入口中則焦糖味滿溢,酸度不明顯,稍嫌癱軟(讓我聯想到曾在瑞士喝過的Fendant),尾韻偏短。

在Triple A網站上,從Movia酒莊對這款倒頭栽的敘述,可看出他們胸懷野心,想釀出一款能與高級香檳媲美的氣泡酒,但這款倒頭栽卻差強人意,過多的奶油爆米花甜膩氣息,掩蓋掉夏多內豐富細緻的果味。除了過度木桶培養與過度蘋果乳酸轉化會導致這種結果,還有另一個可能,就是葡萄本身風味不足。

Movia酒莊所在地,海拔約130公尺,北緯近46度,法國香檳區海拔與前者近似,但緯度高達49度,氣候較為冷涼,在那裡種植的夏多內葡萄,酸度較高,釀酒風味較具層次。

葡萄的生長條件不同,就會釀出風格不同的葡萄酒,這世界正是因為多樣化才如此有趣,我認為不在香檳產區的酒莊如果想釀氣泡酒,與其把精力花在模仿香檳上,倒不如想辦法釀出一款這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全新氣泡酒。

你認為呢?

酒後勿開車 未成年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