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ak地鐵站旁,就是高大醒目的市場大廈Markthal,裡面像個超大型美食街,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小吃。
大廈裡除了一望無際的小吃攤之外,還有一間亞洲超市,裡面賣芋頭不稀奇,但有大有小,這在歐洲就比較少見了,我在米蘭看到的總是小芋頭。
逛完市場大廈和附近幾條街後,時間不算晚,但折騰了一天,有點累,我就回飯店休息了。
就算不累,當天色漸漸暗下來時,我也一定不會在外頭逗留,這是我要求自己在獨自旅行時,必須遵守的規定。城市裡的夜生活在很多人看來充滿樂趣,我也喜愛夜生活,只不過我嚮往的那一種並不發生在夜店或酒吧裡,我只喜歡窩在沙發上看影集或靠坐床頭看小說(最近看的是Andy Weir寫的《Project Hail Mary》,好精彩啊);夜景很美我也知道,但能平平安安在第二天起床,我認為更美。我謹慎的個性讓我為自己定下的規定,遵守起來並不困難。
邂逅好咖啡
第二天早上八點多出門去看伊拉斯姆橋Erasmusbrug。
這座連接荷蘭南北部、完工於1996年的全荷第二大橋,以該國15世紀神學家Desiderius Erasmus命名。有意思的是,歐洲大學的交換學生計劃,名字就叫Erasmus,取意於D. Erasmus在世時遊遍歐洲,且推動橫跨大西洋的歐美交流社群,對學術及文化交流做出偉大貢獻。
早餐我本來打算去吃貝果,但走著走著,或許是肚子太餓了,轉進一條小路,看到一家咖啡店時,我就走了進去。
坐下來後看到菜單上的價位,才恍然發現飯店的自助早餐15歐元一點也不貴,突然有股想拔腿跑回飯店吃早餐的念頭,但想想還是算了,早餐在街上的店裡吃,才有真正來過這座城市的感覺。
我點了一份水波雙蛋無麩質吐司和一杯水量較多的濃縮咖啡。蛋吐司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但這咖啡,我喝一口,兩隻眼睛立刻瞪大,或許還像漫畫裡閃著誇張的亮光,畢竟我看不到自己的臉,無從得知。咖啡豆來自哥倫比亞考卡山谷Valle di Cauca的Inmaculada農場,酸度很高,香氣很足,隨附的卡片上寫著有甜巧克力味,我聞到喝到的卻是黑巧克力。
在餐送上來之前,我被店裡其他桌客人聊天的聲音、音樂聲和不斷從我背後廚房傳過來的油煙味弄得有些煩躁,但這杯咖啡我才喝一口,就立刻被它的香氣和味道吸引,之後就全神貫注地一口一口喝著,噪音和油煙彷彿再也不存在了。
以前我喝的高酸咖啡,都是手沖,酸味比較淡雅,這次第一次喝到濃縮版的,酸感直衝眉心,非常過癮,更合我的口味。
好咖啡能驅散身邊一切的干擾,讓你專心享受一小塊純淨的時空,而好的葡萄酒也何嘗不是如此?
咖啡杯見底後,我又再要了一杯。
這頓早餐跟飯店早餐價錢差不多,好在我當時沒溜回飯店吃,因為在那裡絕對喝不到這麼好的咖啡。
之字路線北行
鹿特丹不大,從火車站到市中心走路大約15分鐘,主要景點都聚集在市中心,彼此之間走路也都能到,天氣好的時候,並沒有搭大眾運輸的必要,我在鹿特丹時,雨下在夜裡,公車地鐵都沒用上。
從鹿特丹搭火車,只花了40分鐘,就抵達好友D的地盤烏德勒支。雖然我想盡快見到D,但為了輕裝行動,我決定先去旅館check in。我訂的旅館位於烏城東郊的Zeist,必須搭公車過去,我一走到公車站就看到一輛73路等在那裡,沒看仔細就直接上車,結果坐錯方向,趕緊下車改搭反方向的車,這一來一往又浪費了時間,還沒吃午餐的我肚子也愈來愈餓,心情一下子煩躁起來。
好不容易到了Zeist,傾盆大雨開始降下,我本來打算check in完立刻回烏德勒支跟D見面,但爛天氣連同爛心情立刻對我發出預警:你必須先在Zeist吃飽,而且一定要吃撫慰心靈的亞洲食物,之後再進城,才不會毀掉你接下來跟D共度的時光。
這時我想到了M的提議,於是在手機上先查了印尼餐廳,但Zeist的幾家印尼餐廳下午剛好都沒開,卻看到一家泰式餐廳有開,且離我所在位置不遠。我在大雨中撐著只能保護住上半身的傘,快步走向那家餐廳。
我走進餐廳裡時,正坐著發呆的白人男老闆站了起來,他跟我打過招呼,就往櫃台走,要不是Google上評價不錯,我恐怕對他做的泰國菜一點信心也沒有。
我跟他點了一份雞肉Phanaeng和白飯,在無人叼擾的寧靜中,靜靜等待著。
十分鐘後,我等到的是一頓很美味的午飯,的確徹底撫慰了我疲憊的心靈。離開Zeist,前往烏德勒支準備跟D見面時,我的心情大好。(待續)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