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吃戰斧牛排慶祝義大利國慶。
戰斧牛排(Tomahawk Steak)
戰斧牛排取自牛肋部位,厚約5公分的肉排中留有一條長且微彎的骨頭(若除去骨頭,這塊肉就叫肋眼),形狀像北美原著民使用的戰斧(tomahawk)而得名(儘管我覺得並不像)。此部位油花遍布、肉質嫩度僅次於菲力。
牛排表面抹了厚厚一層乾香料和鹽,用上蓋型瓦斯烤爐(gas grill)火烤至medium-rare:表層呈現淺褐色,油脂豐富處成色較深,切開肉紅軟嫩帶血,吃起來是溫的。
Paniscia燉飯
上面那道戰斧牛排,其實是第2道主菜,第1道主菜是紅點豆培根甘藍燉飯(Paniscia)。
Paniscia燉飯源自西北義皮蒙大區東部的Navara省,最經典的用料組合是紅點豆(barlotti bean)、Duja薩拉米肉腸和甘藍菜,我不住皮蒙,而是住在倫巴底,就近取材,就以培根取代皮蒙當地才有的Duja薩拉米。
將紅點豆、薩拉米肉腸和甘藍加入紅蘿蔔、芹菜、紅酒和奶油一起燉煮,是Navara中古時期就存在的料理,米飯在15世紀才傳入義大利,加進料裡一起燉煮,就成了燉飯。義大利數不清種類的燉飯,十之八九,大概也都是這樣來的。
關於燉飯的軟硬,在義大利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完全看個人喜好,我喜歡米心剛好煮熟,還略帶點嚼勁,但掌廚這道菜的家中長輩偏好軟糊的飯粒(從上圖就可看出)。同樣的道理在義大利麵上也說得通,有人擁護麵心剛好熟透的彈牙型(al dente),有人則喜歡煮久一點的軟爛型。
在台灣,經常聽到有人訛傳義大利道地的燉飯和義大利麵都是硬心的,我住在義大利3年9個月,還沒吃過半口硬心的燉飯或義大利麵,硬心表示沒熟透,沒熟透的飯麵吃了會消化不良,義大利人應該不會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而即使不會消化不良,以我對義大利人牙口的瞭解,他們能吃軟吃爛,就不會去吃硬吃脆。
說到硬心的義大利麵,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吃到,猜是在哪裡?
在台中呢!
來杯Krug特調
這次開的這瓶Krug香檳,也是家中長輩退休前客戶送的禮物。
Krug的Grande Cuvée並無年份(表示使用的基酒並非來自同一年份),儘管如此,我還是想知道出品的年份,從種種跡象看來,我認為出品年份在1995年到2000年之間:
- 跡象1:根據瑞典葡萄酒部落客Tomas寫的這篇文章,Krug紅金色的酒標是1995年到2004年的設計
- 跡象2:同篇文章裡講到軟木塞上若印有兩個數字,即表示較為前期(下圖可看到軟木塞上印著2和6兩個數字)
- 跡象3:酒瓶背面印著L5013097(如下下圖),最後兩碼很可能就是出品年份
Krug的Grande Cuvée是由至少10個年份、逾120款基酒混合而成,是該品牌的「招牌特調」,使用的基酒不外乎Pinot Noir、Chardonnay和Pinot Meunier這3種。
這個集多年份多種基酒混釀於一瓶的做法到底是噱頭還是真能打造出品質無敵的香檳,我因為對香檳的瞭解還太少,對於後者,不敢妄下斷語,但對於前者,我認為的確噱頭十足,能成功在市場上製造話題,想必對銷量的提升也有極大幫助。
這款我有緣在義大利國慶日遇見的90年代Krug Grande Cuvée色呈深琥珀,氣泡剛出瓶時很豐富,迅速塌陷後,細微的氣泡仍持續從杯底竄上來,濃郁的熟香蕉和椰棗氣息之間,偶然飄出淡雅的焦糖味和Pinot Noir的灰燼味。入口酸度中等,香蕉椰棗的風味在口中也很明顯,尾韻更是長到我整頓飯和甜點吃完都還能感受到,本來以為是錯覺(因為覺得根本不可能持續這麼久),但我再三確認,一直迴盪在我嘴巴裡的,的確就是不折不扣的老Chardonnay味(而且飯後吃的甜點裡既無香蕉也無椰棗),才終於篤定自己的感覺。
祝福二戰後脫離王室統治的義大利共和國77歲生日快樂!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