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朋友傳來一張照片,照片裡有一對老夫妻在酒吧裡吃東西,兩人面前各有一杯紅酒,一旁還擺著一瓶3/4滿的酒瓶。
這本來只是一張尋常照片,但朋友簡訊補充說這是早上9點的倫敦。
倫敦是國際大都會,朋友無法判斷那對白人老夫妻到底是不是英國人,所以我們也不宜看這張照片就奇怪英國人怎麼一大早就酒精下肚。不過英國人攝取酒精的時間,的確比較無拘無束一點,我曾經在8點多的英國火車上,看到一位半醺的老兄正在喝啤酒,他旁邊的座位上,還有半打沒開封的,從他的自言自語,我能聽出他是英國人。
在義大利,葡萄酒通常從午餐時間開始喝起。我在酒莊實習的時候,在那裡工作多年的同事告訴我,以前每天的員工午餐還附送一小瓶葡萄酒呢,但這個「員工福利」已經取消很久了。至於在大城市裡,以我在米蘭餐酒館工作的經驗,週間的午餐時間,點酒來喝的人雖然不多,但每天還是平均會有兩三桌客人點杯紅白酒配正餐吃。
晚餐喝葡萄酒的人就多了,我有義大利朋友每天晚上吃飯必喝葡萄酒,他跟他太太一個禮拜可以喝掉4-5瓶,好在他們有參加一個wine club,月繳固定金額,每個月會收到成箱的酒,不然喝的量這麼大,恐有酒源缺乏之虞。雖然超市也能買到酒,但在超市買酒還得自己扛回家,遠遠不如輸酒管直接接到家門口方便。
至於在我家,除非有什麼好事要慶祝或有特殊節日,我們週一到五基本上不開酒。每週六到了下午五六點的時候,我會把家裡的excel檔酒單打開,看看哪瓶酒適合搭配今天的晚餐,就從酒櫃裡拿出來,按酒款的不同,或冰、或擱在室溫裡、或先開瓶醒一醒。
不過,八月是例外。
八月我們離開40度高溫的米蘭,到山裡納涼,八月又剛好是義大利人休假度假的月份,心情上的輕鬆,讓人忍不住想天天開喝。
Brunello di Montalcino
上週末開喝的是Banfi酒莊2015年份的Brunello di Montalcino(BDM),年份有一點了,Sangiovese葡萄本色的新鮮紅莓果和牛至轉為比較沉鬱熟韻的烏梅和松脂香。
BDM的位置比Chianti Classico(CC)南一點點,葡萄生長季的平均最高溫,BDM要比CC高出攝氏一度(分別是26與25度),就是這一度的差別,再加上BDM雨量較少的緣故,使得同品種的Sangiovese葡萄,長在CC跟長在BDM,釀出來的酒風大相逕庭。
BDM酒精度數較高所帶來的醺辣感,是我一直以來感覺到最明顯的不同之處。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總將葡萄酒裡的醺辣或嗆辣感視為缺點,認為這是酒精太過突出、沒跟單寧酸度風味等其他元素達成平衡的證據,前兩天還沒舉杯品嚐,只是看著杯子裡的深紅寶石色時,我心裡就嘟噥:一定又是熱熱辣辣的老樣子。但立刻有另一個聲音要我冷靜,勸我不要帶有任何成見,假裝自己完全不認識這一款酒,敞開心胸品嚐。
我決定聽從那個聲音。
結果,這是我第一次發現,BDM好喝極了,飽潤的邊緣微微探出一點點刺辣感,在冷涼的山裡喝正好。
雖然都是使用Sangiovese葡萄釀成的,但BDM就是它自己啊,實在不需要拿它去跟CC比較,儘管透過比較才能更明白兩者的不同,在學習產區時,這樣的比較非常必要,而且也的確是透過比較,每個人才會愈來愈清楚自己喜歡的酒是怎樣的風格。但是,除去產區學習和個人喜好,我認為我們應該把每一種酒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帶成見地如實看待它,我的確因為這樣在上週品到一款醺辣得很美味的BDM,而在未來的某一天,也難說我不會品到一款完全不辣的BDM,對吧?
Chenin Blanc
去年10月我在倫敦品到一款Vouvray白酒(來自法國羅亞爾河產區,氣候偏涼),以Chenin Blanc葡萄釀成,強烈的燧石風味中偶現萊姆蘋果,整體酒感清麗嶙峋,是我一向喜歡的風格。前兩天開的來自南非溫熱產區Spier酒莊2021年份的Chenin Blanc,則是鵝莓百香果風味,近乎微甜之餘,有淡淡的礦物氣息一路襯底,酒感圓壯,說它是BDM的白酒版,並不為過。
如果我以Vouvray為標準評斷南非Chenin Blanc,評價恐怕不會太好,但這次我同樣不帶任何成見,如實品嚐,我同樣品到了一款佳釀。
即使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偏好涼產區修長優雅的葡萄酒,但我發現我已慢慢變得不再那麼死忠,愈來愈能接受比較壯碩的酒風,也能從那曾經令我頗為抗拒的壯碩裡,欣賞到美與善。
就像我現在看人一樣,每個人都有好多面向,缺點再怎麼多的人,都一定有優點,而且說不定他的優點其實比缺點多很多,只不過是我自己還沒發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