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紅酒

西西里紅酒佐阿爾卑斯山

八月,如果沒有別的計劃,Y和我通常會到阿爾卑斯山爬山兼避暑。從米蘭開車兩個半小時,穿出義法交界的白朗峰隧道後不久,就抵達夏慕尼Chamonix。 以夏慕尼為基地,這一帶有數不清的山徑可走,有些從市區步行就能到,有些得開車,這裡公車路線多班次也多、很方便,路邊也經常看到有人豎起大拇指請求搭便車。夏天在夏慕尼可以爬山、攀岩、玩滑翔傘、泛舟等等,冬天可以滑雪。走在夏慕尼,隨處都可感受到鼎盛的運動風氣,映著絕美的山景,遺世獨立卻又熱鬧沸騰,形成一股非常獨特且迷人的魅力。 今年我帶了WSET課本和一顆無法完全放鬆的心(8/14要考試)來到這裡。Y和X的爬山行程我加減參與,唸書還是主要任務。 但畢竟唸的是葡萄酒書,怎可忘了品酒? 上週末我們剛到的時候,開了這瓶西西里島Palari酒莊2013年份的Faro紅酒,以50% Nerello Mascalese、30% Nerello di Cappuccio、10% Nocera和10%其他黑葡萄釀成,18個月小橡木桶培養,酒精14度。 飽和度較低的紅寶石色(幾乎在轉棕邊緣),酸櫻桃、李子氣息是原初果香,較長時間的瓶中陳放(2013年秋天收成,2014春天釀畢後經18個月桶培,於2015年秋出品,這表示瓶陳至今已近8年)將新鮮紫羅蘭的氣息轉化成更收斂素雅的乾燥紫羅蘭,香草煙燻氣息則來自橡木桶培養,橡木會釋放香草醛vanillin到酒裡,使氣息風味更柔和圓潤。入口dry(=殘糖量低到感覺不出來的地步)、酸度單寧皆中等,酒體略重,尾韻長。儘管酒精14度,卻絲毫不嗆口燒喉,表現平衡而優雅,Y和我都喜歡得不得了。 Nerello Mascalese是西西里島東北部艾特納火山區一帶的當家黑葡萄品種,釀酒品質極佳,Nerello Cappuccio也是當地特有黑葡萄,通常用來跟NM混釀。夏天葡萄生長時,西西里島固然炎熱,但Palari酒莊所在的Faro DOG產區地勢較高,夜晚會轉涼,日夜溫差較大條件下長出的葡萄,香氣和風味都較為細緻,正因如此,這款Faro才會偏離一般對南義紅酒熱烈奔放的刻板印象,而顯得矜持而節制。 最近著迷於做燉飯的X上週末做了雞腿燉飯,奶油起司齊下,風味濃郁且較油膩,這款Faro紅酒的酸度與單寧都沒有高到足以去油解膩的程度,搭個Franciacorta可能更適合些。 🚫未滿18歲禁止飲酒🚫

葡萄酒的酸

葡萄酒的酸

如果把葡萄酒比喻成一個人,那麼酒的顏色和香氣可看成是外表,而單寧、酸、甜、酒精、風味則是性格與內涵…

米蘭餐廳DaV

米蘭餐酒吧DaV Milano

與其說離開米蘭跑到希臘是去避暑,不如說是只要能暫離熟悉的生活環境就能獲得某種滿足,畢竟,暑已避無可避…

Osteria Restori

北義山景小餐館Osteria Restori

上週日Y和我開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到位於艾米里亞羅馬涅的Osteria Restori吃午餐。吃一頓飯跑這麼大老遠,其實是為了要把他兒子X從爺爺奶奶手中接過來。 6月9號,身為高中生的X就開始放暑假了,他跟爺爺奶奶和表弟去了一趟北歐,回到義大利後,就一直在利古里亞的海邊待著。 艾米里亞羅馬涅是倫巴底和利古里亞的中點,我們才會相約在那裡。 這家餐館是Y一個朋友推薦的,這個朋友跟她另一半對吃都很講究,生火腿他們只吃上好的,超市賣的量產貨絕對不吃,前陣子他們買下一小塊地,準備開始自己種蔬果。 餐前麵包之必要 Y爸媽說利古里亞海邊人滿為患(米蘭人夏天最愛往利古里亞海邊跑),暫時離開來山裡轉一轉也不錯。山裡雖然比較清閒,但天氣一樣熱得令人難受。那天氣溫高達33度,好在餐廳外頭的露天座位區就設在一排大樹下方,正好把毒辣的太陽擋掉。 艾米里亞羅馬涅的飲食出了名的豐盛高熱量,明哲保身起見,我那天早餐刻意少吃,到Osteria Restori的時候肚子餓得不得了,急著想點餐,我們入座後,服務生卻遲遲沒送菜單來,他們從屋裡送餐出來後,通常會悠閒地跟客人聊上幾句,聊完卻立刻轉身走回屋裡,我的手才伸起來,他們已消失不見。 但很顯然,整桌心急的只有我一人,其他義大利人忙著講話無暇他顧,他們邊講邊吃桌上的麵包,難怪不會餓。 在義大利從小餐館到高級餐廳,通常客人一坐下,服務生就會送上水和麵包,我剛搬來義大利時,每次上館子吃飯,都會因為肚子很餓而忍不住一直吃桌上的麵包,通常菜點好,我肚子已經飽一半,等主菜上來,吃沒兩口就吃不下了,最後都是硬撐著吃完的。我後來意識到這個問題,決定把珍貴的腸胃空間保留給主菜,就把餐前麵包給戒了(除非是我從來沒吃過的麵包或是Y吃了大力推薦的,我才會小嚐幾口),再後來我幾乎完全不吃麩質,就更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了。 就在桌上的麵包被義大利人吃膩時,Y終於跟服務生要了菜單。 Ancellotta氣泡紅酒 前菜我們點了黑豬火腿冷盤和帕馬森起司大家一起吃,接著又各自點了主菜。 美食當前,怎能沒有好酒? 主菜我點的是燉牛舌,以紅酒底的高湯長時間燉煮,軟爛入味,淋上彩椒收汁而成的紅醬黃醬,風味淡雅細緻。 X點的嫩煎馬排,我嚐了一口,少了牛排的腴膩感,我覺得比牛排更好吃。 Y點的牛胸肉餡cappellacci綠皮麵餃,內餡打得太細,比較不合我的口味,我吃餃子喜歡內餡帶點咬勁和顆粒感,義式麵餃的「蓉狀」內餡我向來不是太喜歡。 主菜吃完,Y還點了sbrisolona杏仁餅,鬆脆軟韌,口感介於scone和cantuccini之間。杏仁餅送上來的時候Y被份量嚇了一跳,一直慫恿我幫忙吃。以我對Y的食量的了解,他在吃完主菜時就已經很飽了,而且他通常不會點甜點來吃,這次卻點了,原因無他,只有在心情奇佳的時候,他才會這樣做。夏日、家人的陪伴、好朋友推薦的美食,就是Y的快樂來源。 🚫未滿18歲禁止飲酒🚫

奔富酒莊

Syrah/Shiraz紅酒的胡椒味哪裡來?

今天剛好讀到Syrah/Shiraz紅酒中胡椒味的來源,就來聊聊這個主題吧。 純正北隆河基因 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INRA在上世紀末作的DNA檢測,確定法國北隆河葡萄酒產區當家品種Syrah黑葡萄,是由Mondeuse Blanche和Dureza這兩種葡萄在野地自然雜交而來(Mondeuse Blanche為母,Dureza為父,也就是說,是Dureza的花粉授入Mondeuse Blanche的子房中),而「事發」的地點,依專家的判斷,很可能就在北隆河的伊澤爾省Isère。 原生於法國的葡萄,後來隨著歐洲人遷徙到世界各地,也被傳播了出去,源自北隆河的Syrah葡萄到了澳洲被改名叫Shiraz。 法國Syrah和澳洲Shiraz的葡萄風味雖難免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但畢竟是同個品種,本質上還是差不了太遠。 Syrah/Shiraz葡萄釀的紅酒,色呈深紫,濃烈麗豔,在黑莓黑李菸草風味之外,最突出的,就是胡椒味。 莎草薁酮 葡萄酒的氣息風味分3類,簡單說:第1類來自葡萄本身和釀造過程,第2類來自釀後的處理和培養,第3類來自裝瓶後的瓶中培養。 以紅酒而言,最常見的2類氣息風味是香草和煙燻,來自木桶培養,瓶中醞釀的3類氣息風味則以土壤皮革香菇居多,至於Syrah/Shiraz紅酒中突出的胡椒味,並不是2或3類氣息風味,而是原原本本來自葡萄果肉的1類氣息風味。 存在於胡椒中這種會散發辛香氣息的化合物名叫莎草薁酮Rotundone,恰好也存在於Syrah/Shiraz葡萄裡,且在釀酒過程中並不會遭到破壞,而最終在製成的紅酒中得以顯現出來。 每年春末夏初,葡萄藤開了花,授粉受精後,雌蕊的子房變身為果實,從此刻起,小而青綠高酸高澀的葡萄果實,會隨著時間慢慢膨大,顏色也逐漸轉為紫黑,甜升酸降的同時,澀度也減低,也就是在這果實變色的果熟期Véraison,葡萄的風味開始醞釀成形,Syrah/Shiraz葡萄裡的莎草薁酮,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增長。 澳洲一份研究指出,當Syrah/Shiraz在較為冷涼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時,果肉裡所含的莎草薁酮會比較多,間接使得所釀紅酒的胡椒味較濃。下次若你有機會品嚐Syrah/Shiraz紅酒,不妨多留意酒中的胡椒氣息風味,如果能同時品嚐多款不同年份的,說不定還能從胡椒味的濃淡判斷出該年份的氣候條件,成為有模有樣的品酒大師。 🚫未滿18歲禁止飲酒🚫